白酒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白酒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消费金融三方争霸看各方如何破局

发布时间:2020-03-26 18:16:34 阅读: 来源:白酒厂家

作者:薛洪言,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来源:洪言微语

当前,消费金融业务迎来快速发展的窗口期,各类利好政策相继出台。政策的鼓励和消费业务的巨大想象空间促使新机构不断涌入,短期内超过了消费金融市场增速,局部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不同的市场主体基于自身禀赋采取不同的业务策略,使得竞争环境日趋复杂,客观上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在新的竞争形势下,如何找到合适的定位并采取针对性策略打造差异化优势,成为市场参与各方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

一、市场各方加大投入:下一个风口来临

在以银行业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加大对消费金融投入的同时,一大批新型的互联网消费金融类企业也在加速崛起,深刻改变着行业竞争格局。

传统金融机构加大转型力度,消费金融优势凸显

近年来,随着实体经济持续低迷,银行对公业务盈利水平出现下降,零售金融业务开始发挥出经济周期转换阶段盈利稳定器的作用,银行业普遍加大对消费金融业务的资源倾斜力度,产品创新和服务能力均有很大的提升。在产品创新上,持续优化传统抵质押个人贷款产品体验,同时与信用卡业务协调,持续加大信用消费金融产品创新,涌现出一批代表性的消费金融产品;在服务转型上,积极发挥线上线下双渠道优势,推动客户信息的整合与流程优化,利用大数据技术推进以精准营销为主体的营销模式转型,持续改善客户体验。相应地,银行消费金融业务取得了快速发展。

截止2015年末,银行业消费贷款余额18.95万亿元,较2010年末增长152.48%,年均增速20.35%,远高于全部贷款14.04%的平均增速。其中,短期消费贷款4.11万亿元,较2010年末增长327.94%,占比也从12.79%增长至21.68%。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加速扩容,正规军力量凸显

继首批4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于2010年相继开业后,2013年,监管机构再次扩大试点范围,并开始允许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新增10个试点城市共12家试点企业名额。截止2016年2月,第二批共11家消费金融公司相继开业。第二批试点企业的筹建恰逢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期,各家公司纷纷把互联网渠道作为业务布局重点,依托大数据风控、大数据精准营销和丰富的产品创新快速站稳脚跟,为消费金融领域注入新的力量。以2015年5月成立的苏宁消费金融公司为例,依托苏宁云商雄厚的客户基础、丰富的数据积累、线上线下O2O融合渠道以及行业前三的消费场景,快速打开市场局面,展现了惊人的爆发力。截至2016年4月,旗下产品任性付共向近2000万人发出授信邀请,累计邀请授信金额近1000亿元,发放消费贷款数量近600万笔,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速度。

2015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至全国,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2016年3月底,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文明确“推进消费金融公司设立常态化”。随着更多的消费金融公司设立,持牌正规军将在消费金融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非持牌互联网消费金融力量崛起,催生消费金融新业态

目前,非持牌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BAT等巨头旗下的消费金融业务,另外一类以创业型企业为主,以P2P为典型代表。国内最早的P2P企业成立于2007年,直至2013年前后随着互联网金融概念的兴起,行业进入发展的巅峰期。为了快速做大资产量,繁荣期的P2P平台把重心放在对公领域,房地产、融资平台、资源型行业等银行信贷调控领域成为布局重点,之后随着宏观经济进入三期叠加期,对公领域不良率持续提升,3000多家P2P平台开始把重心放在消费金融领域。同时,专门从事购物、校园、旅游、装修、购车、租房等领域消费分期的分期公司(或产品)也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专门的分期公司数量已经接近200家。

从下表可以看出,互联网消费金融类企业已经遍布主要的消费领域。非持牌消费金融类企业的进入,进一步丰富市场产品供给种类,催生消费金融新业态。

表格1:代表性分期企业/产品

分期领域代表性企业/产品电商分期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租房分期租房宝、嗨住网、会分期、房司令等大学生分期分期乐、趣分期、爱学贷、名校贷等教育分期学好贷、蜡笔分期、孩分期等医疗分期多分期、GE医疗速现通等汽车分期车果网、乐驰金服、车巴巴等农业分期农分期、领鲜理财、沐金农等装修分期小窝金服、 家分期、 土巴兔、绿豆家装旅游分期呼哧旅游、 首付游、京东旅游资料苏宁金融研究院

二、市场主体的涌入,短期内加剧市场竞争

随着实体经济的持续低迷,对公信贷业务不良攀升,增长空间受限;相比之下,消费金融类业务保持稳定增长,且不良率较低,为金融机构贡献了稳定的利润来源。同时,消费拉动型经济转型也大大提升了消费金融业务的想象空间,在此背景下,消费金融被市场各方视作新的风口,中长期看,这个判断没有错。但在短期内,众多新玩家的进入,使得新产品的供给远远超过现有市场空间增速,竞争空前激烈。

基于相关资源的丰富程度,新进入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雄厚的客户基础和优质的消费金融场景的金融集团,代表性企业如蚂蚁金服、腾讯金融、苏宁金融等;除此之外的新进入者都可以归结为另外一类,要么缺乏客户基础、要么缺乏消费场景。两类新进入者资源禀赋不同,打法也完全不同,对消费金融业态的影响大相径庭。

第一类新进入者具备天然的消费场景和优质的消费数据积累,具有获客成本低、风控成本低、运营成本低等优势,业务策略多为通过更优惠的价格、更优质的服务进入优质客户市场,与传统金融机构正面竞争,以进攻者的姿态在市场中快速站稳脚跟。以取现业务为例,银行业选取招行作为代表,其官网公布的信用卡预借现金收费结构如下:“境内人民币预借现金手续费为每笔预借现金金额的1%,最低收费每笔10元人民币;预借现金不享受免息还款,从预借现金办理当天起至清偿日止,按日利率万分之五计收利息,按月计收复利”;相比之下,阿里、腾讯、苏宁等互联网金融集团旗下的消费贷款产品蚂蚁花呗、微粒贷、任性付的取现日息均不高于万分之五,且不收取一次性手续费,大大降低了借款人成本,促进了行业的良性竞争。

第二类新进入者受自身资源所限,不具有与银行业等传统消费金融巨头在优质客户市场竞争的实力,主要通过开拓次级消费信贷领域赢取生存空间,如校园信贷以及被监管叫停的首付贷等领域。这些领域风险较高,新进入者缺乏足够的风控能力,初期的高增长后,往往迎来不良的集中暴露,对行业长期稳健发展埋下隐患。以校园信贷市场为例进行简要说明。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一批创业企业将校园信贷市场作为主攻方向,经过初期对优质客户的布局后,随着新进入者的增加,基于市场竞争压力,纷纷降低准入门槛,向三四线城市院校下沉。一般情况下,申请人只需填写申请表就能顺利获得贷款,企业对于身份的真实性、信贷承受能力和家庭收入等核心风控要件缺乏把控,导致风险事件频发。目前,这类企业多处于亏损状态,短期内也难以找到盈利模式,基本重走了当年银行业校园信用卡大跃进历史的老路。

就目前的消费金融领域而言,一方面是方兴未艾,消费金融的市场空间才刚刚开启;另一方面已是乱象初现,大量新进入者进入次级信贷领域,引发了一系列的风险事件。随着信用卡新规等政策的落地,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上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消费金融竞争格局可能再次重写。未来一段时期内,如何在激烈而复杂的市场竞争格局中获得差异化、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是所有参与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新形势下消费金融业务开展的相关建议

一是要明确客户定位,在特定领域打造核心竞争优势。明晰的客户定位是产品研发和营销策略的基础,客户定位不明确,必然导致产品缺乏特色,淹没在同质化产品的大海中,很难脱颖而出。目标客群的选择,一定要基于自身的资源禀赋,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打造出一款好产品,在差异化市场中占据领先优势。对于银行业而言,银行客户仍然是优质的消费金融群体,也是新进入者重点营销的对象,银行业当务之急是从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的角度维护好存量客户,维持住现有市场份额已是胜利。对第一类新进入者而言,重点仍在于深度挖掘体系内存量客户,首先成为存量核心客户的核心消费金融提供商,练好内功,然后才能顺利走出体系外。对于第二类新进入者而言,受实力限制,应聚焦于特定市场,持续做好客群维护和价值开发工作,做精做细,突出特色,以产品和服务取胜,切忌盲目进入新的领域,把战线拉长。

二是辩证看待亏损和盈利的关系。对银行业来讲,消费金融业务是现金牛,不必考虑亏损的问题,那是因为已经过了系统建设、风控试错、市场推广等初期阶段,对新进入者则不同。万事开头难,展业初期,IT系统、营销推广、风控模型等都很重要,前两者需要重金投入,风控模型则难免要重金试错,都是导致初期亏损的重要因素。必要的系统投入谁都免不了,营销推广也必不可少,推广带来客户,客户多了不但对估值提升有好处,也是风险试错的必要前提。风控更是如此,要建立完善的模型,数据的总量要大,也要有足够的差异化,差异化客群、差异化定价,差异化的过程就是风险试错的过程,期间不良可能会快速攀升,但可为风控模型完善积累宝贵数据。不过,辩证来看,作为融资类金融行业,持续地亏损也没有前途,作为高杠杆行业,亏损会快速消耗资本金,降低风险承担能力;金融业又具有风险突发性和传染性的特征,要么持续低不良,要么不良快速提升,大发展期间若不能靠盈利储备足够的风险准备金,就很难应付不良快速上升期的挑战。经过几年的客群积累和风控完善后,必须要快速实现盈利。做到这一点,展业初期就要做好盈利规划。比如,市场推广费用是个无底洞,务必要量力而行;做好成本控制很重要,差旅、办公能省则省;健全考核机制,最大化发挥人力资源效用等。

三是数据积累和分析应用始终是重中之重。金融行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风控水平的竞争,风控水平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数据丰富程度和分析应用能力的竞争。消费金融业务的开展会积累很多有效数据,对这些数据的积累和分析是精准营销和大数据风控的起点。对银行业来说,业务开展时间最长,数据积累也最为丰富,存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整理是第一位的,也是构筑护城河、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重要步骤。对第一类进入者而言,客户的消费大数据主要来源于线上,采集、整理、分析和应用过程相对容易得多,除继续挖掘体系内存量数据外,要不断接入新的场景数据,持续提升用户金融画像的精准度。对第二类进入者而言,数据的积累也很重要,但基于客户基础及业务体量等因素,很难独自构建出有效的风控模型,务必在场景选择、贷款资金流向上做好把控,不宜轻易推出预借现金类等脱离具体场景、资金流向不好把控的业务。

四是持续关注过度授信的风险。随着众多机构的涌入,短期内消费金融市场是供大于求的,尤其是优质客户,各家都会给予授信额度,对客户而言,可获得的授信总额远远超出其负担能力,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但整体上这类客户对个人征信重视程度高,风险相对可控。不过,对于校园信贷等产品而言,目标客户群消费观、金钱观尚不成熟,相对缺乏自制力,缺乏固定收入来源,过度授信的潜在风险很高,从近期接连爆出的大学生跳楼等热点事件可见一斑。个人客户没有资产负债表,借款机构不能从资产负债率的角度进行过度风险防范,使得过度风险的潜在发生范围和危害尤为突出。理论上,控制个人客户过度授信风险也有办法,只要授信金额信息共享即可,但实际上,借款客户是企业的核心资源,额度信息共享短期内很难实现,而过度授信也将成为消费金融类企业持续面临的重要风险点。

怎样避免卵巢功能早衰的注意点四川成都天大不孕不育医院医生给你解答

黄陂妇产科医院做四维彩超预约多少钱

皮肤有哪些白斑小心是白癜风

白癜风怎样治及如何预防